• 欢迎进入上海创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电路板镀金与镀铜怎么区分
发布时间:2025-10-13 11:07:48
  |  
阅读量:

在印刷电路板的制造与检验过程中,分辨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是一项基本技能。其中,镀金和镀铜是两种最为常见但又极易混淆的工艺,它们服务于截然不同的目的,并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准确区分它们,对于理解电路板的设计意图、进行质量控制乃至后续的维修组装都至关重要。从最直观的颜色上来看,二者就存在显著差异。镀铜层呈现出的是铜元素本身特有的紫红色或玫瑰红色,这种颜色在我们日常见到的铜制品中非常普遍。而镀金层,顾名思义,展现的是黄金那种独特的、带有金属光泽的金黄色。这种颜色上的对比在视觉上是比较明确的,尤其是在新品状态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电路板上的镀金通常极薄,其颜色可能不如首饰般耀眼,且如果板卡经历高温或长期存放,金层下方的镍层可能会扩散到表面,使金色显得略微偏暗或泛白,但整体色调依然与铜红色有本质区别。


除了颜色,观察其在电路板上的典型应用位置是另一个极为有效的区分方法。镀铜在电路板中扮演着“骨架”和“血脉”的角色,它构成了电路板内部的导电层和线路图形。因此,在多层板的孔壁内部,以及未经任何表面处理的线路和焊盘上,我们看到的基底金属就是镀铜。可以说,几乎所有电路板都离不开镀铜工艺,它是电气连接的基础。相比之下,镀金则是一种更为“精装修”的表面处理方式,通常只应用于对性能要求极高的特定区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手指”,例如内存条、显卡与主板插槽连接的那一排金黄色的触点。这些部位因为需要频繁插拔,对耐磨性和接触可靠性要求极高,镀金因其优异的硬度和稳定的化学性质成为首选。此外,一些高频高速连接器的触点,或者用于绑定精密芯片的焊盘,也常采用镀金处理,以确保信号的完整传输和连接的长期稳定。


从工艺目的和性能层面看,两者分工明确。镀铜的核心使命是构建并加厚导电通路,确保电流能够顺畅通过。它关注的是导体的载流能力和机械支撑。而镀金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其下方的铜层免受氧化和腐蚀,同时提供一个低电阻、低摩擦系数且稳定的接触表面。黄金几乎不与氧气发生反应,不会像铜那样生成绝缘性的氧化膜,这使得镀金触点即使在多年使用后依然能保持优良的导电性。也正是因为黄金的稀缺性和卓越的性能,镀金的成本远高于镀铜。电路板制造中为了平衡成本与性能,发展出了如“闪镀金”或“选择性镀金”等工艺,即在整板镀铜的基础上,只在最关键的功能区镀上薄薄的一层金,这进一步说明了金的应用之谨慎与铜的普及之广泛。在实际辨别中,如果遇到颜色模棱两可的情况,可以借助一些简单工具。例如,使用一块小型磁铁,因为纯铜不具磁性,而镀金层下方的屏障层通常是镍,镍具有铁磁性,会被磁铁微弱吸引,但这需要非常精细的感受。更可靠的方法是参考电路板的设计图纸或通过专业设备进行成分分析。总而言之,区分电路板上的镀金与镀铜,是一个从直观颜色和典型位置入手,结合其工艺角色与成本考量的综合判断过程。理解它们的区别,就如同读懂了电路板设计语言的一部分,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洞察其性能定位与价值所在。


电话

400-188-0158

淘宝商城

JD

公众号二维码

bilibili

抖音二维码

小红书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