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上海创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电路板制作工艺流程详解
发布时间:2025-09-11 12:17:26
  |  
阅读量:

电路板,作为电子产品的骨架与神经脉络,其制作过程是一场融合了精密机械加工、光化学成像与电化学处理的复杂艺术。无论是智能手机、计算机还是工业设备,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功能实现都依赖于这块精密的基板。它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二十余道严谨且环环相扣的工序,每一步的精度控制都直接决定着最终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了解电路板制作的全流程,对于电子工程师、采购人员乃至电子产品爱好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整个工艺流程的起点是准备工作,即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生成的光绘文件。这些文件包含了各层电路的精确图形,通过激光光绘机将其输出到高质量的菲林片上,这些菲林将成为后续转移线路的“底片”。与此同时,覆铜板作为制造的基础材料准备就绪,它是由玻璃纤维布浸渍环氧树脂等粘合剂并干燥后,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热压而成。对于多层板,制作则从内层芯板开始,首先需要对覆铜板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刷磨或微蚀使其粗化,以增加干膜与铜面的附着力。随后,在洁净的黄光区内,通过涂布机在铜板上均匀贴上一层对特定紫外线敏感的光刻胶,也称为干膜。


接下来是关键的内层线路成像环节。将之前制备好的菲林底片覆盖在贴好干膜的覆铜板上,利用紫外线曝光机进行照射。菲林上透光的部分,其下的干膜会发生聚合反应变得坚硬,而被黑色线路遮挡的部分则保持不变。随后,通过显影液将未聚合的干膜清洗掉,露出需要被蚀刻掉的铜面,而被硬化干膜保护的铜面则构成了所需的电路图形。接着,将板子送入蚀刻机中,使用酸性化学药水将暴露出来的铜彻底腐蚀掉,最后再用碱液褪去已经完成保护使命的硬化干膜。至此,内层的铜线路图形便清晰地呈现出来,并通过自动光学检测机进行扫描,与原始设计数据进行比对,确保零短路或断路的缺陷。


完成内层制作的芯板需要与半固化片叠合在一起进行层压,以形成坚固的多层结构。工人们根据预定的层叠结构,将芯板、半固化片和铜箔像书本一样一层层叠放好,然后送入真空压机中进行高温高压压制。半固化片在高温下融化,流动并填充线路间的空隙,随后树脂固化,将各层牢固地粘合成一个整体。层压之后,便进行精密钻孔。根据工程资料,使用数控钻床在板上钻出需要连接各层线路的导通孔、元器件的安装孔以及定位孔。钻孔后的孔壁是由不导电的树脂和玻璃纤维构成的,为了实现层与层之间的电气连接,必须对孔壁进行金属化。


这一金属化过程通过化学沉铜和电镀铜来实现。首先通过一系列化学溶液对孔壁进行清洁和活化,然后利用化学方法在孔壁上沉积一层薄薄的化学铜,这层铜使整个孔壁初步具备导电性。随后,通过电镀工艺,将这层化学铜加厚到足够的厚度,以确保孔电阻的稳定可靠,这个孔被称为镀通孔。之后,再次采用类似于内层制作的曝光、显影、电镀和蚀刻工艺,完成外层线路的成形。在需要焊接元器件的地方,需要涂覆阻焊油墨,通常为绿色,以防止焊接时发生桥连,并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在板上印上元器件位号、标值等文字符号。


最后,为了保护新鲜的铜线路并确保良好的可焊性,需要在裸露的焊盘表面进行最终表面处理。处理工艺有多种选择,如喷锡、沉金、沉锡或OSP防氧化处理。其中,沉金能提供极佳的平整度和抗氧化性,非常适合用于焊接精细间距的元器件。经过最终的外观检查、电气通断测试以及尺寸验收后,一块合格的电路板便制作完成,可以送往装配厂进行元器件的贴装和焊接了。纵观全程,电路板的制作是现代制造业精密与高效的典范,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深厚的工艺know-how与技术积累。


服务热线

400-188-0158

淘宝商城

京东

微信服务号

bilibili

抖音

小红书